2025年9月26日互联网配资网站,在联合国纽约总部举行的高级别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首次公开要求美国采取三项重大撤核措施,这一发言引发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具体要求包括:一是停止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开发与部署;二是撤出在亚洲部署的中程导弹系统;三是撤回所有境外部署的核武器。耿爽的讲话是在纪念“彻底消除核武器国际日”之际发表的,直接指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尤其是其核威慑策略的漏洞。
首先,关于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耿爽要求停止其全球部署。美国的反导系统遍布全球,从欧洲的罗马尼亚到亚洲的日本海域,这些系统主要依赖宙斯盾网络支撑,旨在拦截导弹威胁。然而,这些防御系统实际上扰乱了全球核威慑的平衡,提升了核冲突的可能性。美国国防部的核态势评估报告曾承认,该系统已经具备拦截部分洲际导弹的能力,且随着防御系统的完善,美国可能会更加放松对核使用的限制。中国要求停止此类部署,实际上是在防止核军备竞赛的升级,避免全球进入新一轮的核武器扩张。
其次,关于中程导弹系统,耿爽特别提到了美国的“堤丰”导弹系统。这些导弹的射程可达1610至2500公里,能够打击中国东部沿海的多个城市。该系统已经在日本和菲律宾部署,尤其是在2024年4月,堤丰系统进入菲律宾,2025年9月再次出现在日本。中国对这一系统的强烈反应,是因为它大幅压缩了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战略预警时间。美国坚持这一部署为防御性质,但中国认为这不仅增加了地区紧张局势,还可能引发核冲突的风险。
展开剩余62%最后,耿爽提出的第三项要求是撤回所有在外部署的核武器。这一要求直指美国的核共享政策,尤其是在北约国家的核武器部署。根据2019年北约的报告,美国在五个成员国部署了约100枚核武器,而这并非真意义上的裁军,而是对现有核武器的升级。2025年7月,美国将B61-12型战术核弹运送至英国,这被视为美国恢复在欧洲的核部署。中国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因为核大国不应将核武器的控制权转交给其他国家。美国的核共享政策不仅增加了地区的核风险,还存在双重标准的情况。
这三项要求,针对美国的核政策,令其陷入两难境地。如果美国同意撤回这些部署,可能会导致北约盟友的安全担忧,尤其是欧洲的安全局势可能会更加复杂;而如果美国拒绝,国际社会将进一步指责其为核扩散的罪魁祸首,且面临更多的经济和军事压力。中国此时的底气来自于其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和军事技术,特别是高超音速武器、反舰导弹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的反导系统面临挑战。
随着中国军力的提升,特别是在核武器数量上,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不对无核国家动用核武,这使其在道义上占据优势。中国提出的核裁军路线图,已经获得78个国家的支持,呼吁美俄首先削减核库,并推动建立更多无核区域。中国与俄罗斯联合推动的核裁军五国峰会,旨在打破美国在全球核武器上的垄断。
耿爽的这一表态,实际上不仅是对美国核霸权的挑战,也是对国际核秩序的一次深刻冲击,关乎全球核安全与未来的国际秩序。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线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